哀江南赋作者:庾信 (南北朝)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余乃窜身荒谷,公私涂炭。华阳奔命,有去无归。中兴道销,穷于甲戌。三日哭于都亭,三年囚于别馆。天道周星,物极不反。傅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
《哀江南赋》是中国南北朝文学家庾信的赋作,此赋主要是伤悼南朝梁的灭亡和哀叹自己个人身世,陈述了梁朝的成败兴亡,以及侯景之乱和江陵之祸的前因后果,凝聚着作者对故国和人民遭受劫乱的哀伤。
庾信的《哀江南赋》描绘了其颠沛流离的生活和对于国家兴衰的感慨。文章开篇讲述庚信在戊辰年,即大盗改朝换代之际,被迫逃离,历经荒野,经历三年囚禁,目睹天道无常,感叹傅燮与袁安的境遇,以及桓君山、杜元凯等人的著述自序,潘岳家风、陆机世德的传颂。
《哀江南赋》,骈赋名篇,庾信所著。庾信几代仕梁,梁因侯景之乱,都城失陷;迁都江陵后,又被西魏攻陷。庾信刚好出使西魏,家国覆亡,自己又被羁留而仕北朝。《北史·庾信传》载:“信虽位望通显,常作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
他的一些小诗如《寄王琳》、《寄徐陵》等,以其真挚情感和少用典故而著名。在辞赋方面,庾信同样有卓越成就,如《枯树赋》、《竹杖赋》等都是脍炙人口之作,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哀江南赋》,这部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对故土的深深怀念。
主旨是哀痛梁朝的灭亡。《哀江南赋序》是庾信的名作,信晚年留在北朝,虽位高名显,甚受优待,但常常思念故国,《哀江南赋序》中简括地说明了作赋的背景和原因,表达了作赋的目的是伤身世,但更主要的是哀江南,即哀悼梁朝的覆亡。
《哀江南赋》的作者是庾信。庾信,字子山,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辞赋和骈文上,而《哀江南赋》正是他辞赋的代表作,被誉为赋史之绝唱。这篇赋文主要抒发了庾信对故国沦亡的悲痛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百姓疾苦的现实。
作者简介《哀江南赋》是中国南北朝文学家庾信创作的一篇赋。此赋主要是伤悼南朝梁的灭亡和哀叹自己个人身世,陈述了梁朝的成败兴亡,以及侯景之乱和江陵之祸的前因后果,凝聚着作者对故国和人民遭受劫乱的哀伤。
哀江南赋的作者是谁介绍如下:哀江南赋的作者是庾信。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南梁中书令庾肩吾之子。
梁武帝末,侯景叛乱,庾信时为建康令,率兵御敌,战败。建康失陷,他被迫逃亡江陵,投奔梁元帝萧绎。公元五五四年(元帝承圣三年)他奉命出使西魏,抵达长安不久,西魏攻克江陵,杀萧绎。他被留在长安,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又称“庾开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