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不分科。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全面发展,今年9月份开始实施的高考制度将不再分文理科,学生可在高高高三,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地理、化学等科目考试,招生院校也将根据自身要求对学科成绩继续要求。艺术课、体育课和思想道德课内容,也将成为考核因素。
在当前教育改革中,部分高校实施了大文大理招生模式,即学生在入学初期无需选择专业,而是经过一年的学习后根据成绩和个人兴趣自主选择专业。这一制度尚处于试点阶段,对于大部分院校和学生而言,是全新的尝试。关键的五个方面包括学分制与重修制度。学分制下,学生只有达到课程要求的学分才能获得毕业资格。
新高考改革改变了过去大文大理的‘一刀切’,而是自主选科、专业优先。怎样让学生有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摆在面前的难点。有时候,即便能拿到300分,但在选科上出了问题,在之后的专业选择面上就受限制了。所以今后学生选科,首先应该清楚自己想做什么。
但大道至简,最为理想的依然是要么选理化生、要么选政史地,这两个组合。选择大文或者大理,有两个好处,首先就是思维想通、知识联系,相辅相成,有利于学科之间互相促进;另一个是与大学专业相对应特别对口。比如,高中没选物理,但是进大学学了材料科学专业,物理是专业课,这样学起来就会很吃力。
高考近两年发布实施了一些新的政策,很多家长都觉得有些慌乱,不过不必太过担心,改革一定都是越来越为孩子们着想的。
大文大理考生通常在高考分数线出来后,就可以参照各校的招录情况进行志愿填报的工作,但艺术生通常要在高考前就对报考院校有个大概的方向,因为不同学校对艺术生的要求不同,所以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