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速度;不同的心理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速度。人的发展不是等速的,学前期和青春期是发展的两大加速期。在学前期的不同时间内,儿童的发展速度也不同。
2、开始认生。婴儿5~6个月开始认生。这是儿童 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明显表现了感知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婴儿晚期(6~12个月)这一阶段的明显变化是动作灵活了,表现为身体活动范围比以前扩大了,双手可模仿多种动作.逐渐出现言语萌芽,亲子关系、依恋关系更加牢固。
3、遗传是指亲代的某些生物特征通过基因传递给子代的现象,遗传素质是婴幼儿心里发展的物质前提与生物基础。(这里说的应该就是每个人的“天赋”,每个人的基因不同,自然个性会有所差异,学东西也就有快慢)(2)生理成熟指婴幼儿身体生产发育的程度或水平。
4、婴幼儿发展的一般特点: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发展趋势。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幼儿注意、感觉知觉、观察力、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的发展。情绪情感的含义、分类、功能、一般趋势、特点、心理价值。
5、~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1 从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来看,生后的最初几年是儿童身体、心理、情感和社会等方面充分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关键期,而0~3岁是大脑发展的黄金期。
保教知识与能力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单项选择题 A【解析】5-2岁幼儿出现想象的萌芽,主要是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的。 A【解析】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 B【解析】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以教师自评为主。
一是认为教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而家长大部分不懂教育;二是家长认为自己忙,没有时间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三是教师只在知识上要求家长配合,家长也只愿意督促孩子写字、做算术题、背英语单词;四是认为家长与老师“各司其职”,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归老师管。
一)学前儿童发展 (二)学前教育原理 (三)生活指导 (四) 环境创设 (五)游戏活动的指导 (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七)教育评价 那这些内容都是如何考察的呢?我们来看试卷结构:附送关于保教知识与能力必备考点分享 幼儿园教育的原则:教育的一般原则、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
1、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必背考点如下:教育的一般原则: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
2、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的方法。观察法是研究幼儿心理的最基本的方法。
3、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如下: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改变和控制幼儿的活动条件,以引起其心理活动有规律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4、保教知识与能力的考试内容参考如下:理解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影响因素等。了解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发展趋势,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的适宜性。
1、C【解析】幼儿园环境创设主要是指教育者根据幼儿园教育的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并创设幼儿与环境积极相互作用活动情景,把环境因素转化为教育因素,促进幼儿身心主动发展的过程,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环境。故选C。
2、“两个幼儿正在积木区玩小车”是一道《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的题目。题目文本 两个幼儿正在积木区玩小车,一辆接着一辆排了很长。老师发现幼儿的排列没有规律,就立即让幼儿按照车的颜色和大小摆成一个停车场,想让幼儿练习分类。
3、幼儿智力教育强调利用感官,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绝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3)幼儿品德教育强调从情感教育人手,重视幼儿良好性格和习惯的培养。 (4)幼儿美育,把培养幼儿感受美的情趣放在第一位,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4、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答案.pdf百度网盘资源在线观看,免费分享给您:https://pan.baidu.com/s/1y5iiDG01qLKf_zfWh1PDpg ?pwd=1234 提取码:1234 教师资格证考试是一项全国性考试,旨在评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5、保教知识与能力参考答案及解析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杜拉观察学习中的强化分类。班杜拉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以及直接强化。A选项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幼儿左右概念发展如下:①大班幼儿只能辨别自己的左右《指南》中数学认知:5-6岁幼儿能辨别自己的左右。材料中,幼儿园大班认识左右,是以自身为中心认识左右,所以会出现动作混乱的特点。②教师要进行镜面示范幼儿园教师面向幼儿做示范动作时,其动作要以幼儿的左右为基准,即“镜面示范”。
A选项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在一定刺激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是一种最简单、初级形式的想象;B选项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指根据预定目的,在一定意志努力下自觉进行的想象;C选项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形符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爱幼儿园、爱家庭、爱家乡、爱祖国是幼儿园()领域的教育内容范围。
心理学家华生强调: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答案】D。解析:“尽量满足幼儿的要求”,不符合师爱的本意。 【答案】C。解析:纠正阳阳的攻击行为,仅靠言语教育是不够的,适当的惩罚(非体罚)有必要。 【答案】C。解析:幼儿自然地亲近、尊敬甚至崇拜教师,学习老师的言行,都是幼儿向师性的表现。
年下半年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 综合素质试题一(幼儿园)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师爱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教育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教育性。下列选项中,“师爱”的表现不正确的是( )。
进人3岁以后,幼儿()A.个性萌芽 B.个性尚未发生 C.出现较稳定的个性特征 D.个性的独特性迅速发展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进入3岁以后,幼儿出现较稳定的个性特征,而个性的独立性发展更早,在2至3岁时就已经表现的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