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交流,家访,了解到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及特点,力争对每位幼儿做到心中有数,为家园共育打好基础。通过开展各种各样形式的活动,如家教知识讲座,家长咨询活动,家长园地等,向家长介绍科学育儿的知识,宣传新的幼教观念,提倡素质教育,帮助家长树立符合时势的家教观。
加强家园沟通,提升家园联系。(1)坚持每学期一次的家长开放日工作,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情况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情况。
相互信任是家园合作的基础。家庭和幼儿园之间要建立信任关系,这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幼儿园要积极向家长宣传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现状。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家庭和幼儿园才能更好地合作,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相互尊重是家园合作的核心。
感情投资,获得老师好感。把孩子平日在家爱听的磁带带到幼儿园,或者推荐一些好的书籍、儿歌等给老师作为教材,这样的家园互动会让小朋友更喜欢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打印一些网上的育儿资料和老师一起交流,尽量积极参与老师布置的作业。把老师当作自己的朋友。
提升家长意识,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在农村地区,部分家长存在误解,认为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后,教育责任便由老师全权承担,自己无需关心。这种观念导致家长不能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幼儿园的教育仅靠幼儿园一方是难以实现的,只有重视家长工作,明确家长在家园合作中的角色定位,改变以往传统的“配合”角色,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使他们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同盟军”,才能有效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办好家长园地,每周刊出周计划及需家长配合的事项使家长清楚地了解幼儿园及班级地教学工作。
从细处入手,取得家长信任,是开展家长工作的关键。取得家长对幼儿园、对教师的信任,是做好家长工作重要的一环,只有信任,才能有理解;只有理解,才会有配合。因此,要做好家长工作,要从细处入手。家访,是建立家园密切关系的第一步。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与家长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是做好家园联系工作的基础。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微信群、家访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关注点。
搞好家园沟通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建立相互信任、尊重、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教师与家长沟通时说话要有艺术性,善于揣摩家长的心理,“对症下药”这样事情就会事半功倍。我们相信只要教师真心对待幼儿、尊重理解家长,把工作做细、做到位,那么家长工作就迎韧而解,就不难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