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尊重父母和长辈。在外,尊重同事和朋友、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做个有爱心的人。遇事要冷静,平和的心态,宽于待人,不要斤斤计较。多参加集体活动,有一定的热情。多学习,多掌握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要注重培养自己,以诚待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培养情操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如文化教育、艺术欣赏、身体锻炼、人际交往等。
修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受遗传等先天因素的影响,但绝大部分是由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随着自身心智的成长以及后天的教育而逐步形成的。正因如此,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是锤炼人的。谈和修养。好的知识和修养,得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和不间断的自我充实,才能获得水到渠成的功效。
修养-先要从“改”做起,从“受”做起,从自我要求做起。怎样“改”,怎样“受”呢?要改言、改性、改心: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如果我们说话不得当,或是说话没有艺术,就不容易得到别人的好感。
认真学习,把握自我。认真读书,求得真知。虚心求教,勤于积累。学习榜样,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塑造自我。躬行实践,知行统一。积善成德,磨练成才。严格要求,完善自我。常思己过,有则改之。自觉锻炼,陶冶情操。坚持“慎独”,纯洁品质。修身:就是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纯洁。
思想品德修养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要使自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就必须善于总结提高,狠下功夫。 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加强社会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在掌握科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加强社会实践。 与时俱进,培养自己的时代意识 。
丰富自己的生活。只有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和提升自己,才能真正提高个人自身修养。提高个人自身修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注重良好的言行举止,培养情感修养以及通过实践活动来提升自己。只有不断努力和实践,我们才能在提高个人自身修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我国古代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要想成为有修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考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做有修养的人,就要进行思想美和行为美的教育,下面谈几点自己的想法: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就要做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