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也使家长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使家长在思想上真正与学校取得共知,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同时还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通过学生与家长的交流,让家长把对子女的爱融入到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中。
只要能满足了孩子的一切物质需求,就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只要给孩子交了费,把孩子送进了学堂,就是履行了自己的全部教育义务。
落实学校教育德育为首的原则,抓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要明确寓德育于教学过程的要求,坚持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改正孩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由这些观念导致的各种错误行为。
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由于与学生是血缘关系,所以,家长负有双重教育任务,一是家庭教育,即源于家长自身素质、理念,体现在孩子身上的教育成效。二是孩子在上学期间,与老师尤其是班主任配合教育学生。因此,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德育工作非常重要。
只有在尊重双方的个性特征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良好的一体化互动。试图以学校德育代替家庭德育,或以家庭德育的模式来要求和操作学校德育,都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学校教育的规范性与家庭教育的发散性特征互补互动与家庭教育相比较,学校教育具有明显的规范性特征。
家长要引导孩子进行反思,帮助其认识到错误所在,并教育其如何改正。同时,家长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帮助其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总之,德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应该重视德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其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