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的区别?

时间:2024-11-24

究其原因,就是家长的观念没有改变,很多家长觉得“养是父母教是老师”,家长只要管饱管暖。幼儿在园的时间有限,而更多的是在家里。在日常生活中,当幼儿出现不合理行为时,家长应该马上纠正,而不是等着教师来纠正,良好的习惯是在不断强化、潜移默化中养成的。

评价高于教师,家长认为“十全十美”的孩子,教师也许觉得很普通;也有的家长对幼儿的评价低于教师,在家长看来“恨铁不成钢”的孩子,教师可能认为还很不错。 此外,幼儿的表现往往随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在家里的表现与在幼儿园的表现不一致。

培养目标不同。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作为家父母和家长,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的心灵,促使他们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教育途径不同。

教师对幼儿的期望一般比较笼统而客观,他们期望每个幼儿都能有所进步,身心得以健康成长。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往往是具体的、带有明显的定向性质,有时难免有主观臆想的成分。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往往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期望。幼儿教师与家长对幼儿期望值的分歧,会造成培养目标、教育实施上的分歧。

家庭教育重在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幼儿园重在游戏玩耍和知识技能。推荐参考大安法师开示:家庭教育之人格教育 要教育这个小孩,对人要平等,即便家里佣人的小孩,也不许打骂,不能摆着小主人的架子,平等心对待。要教他敬重尊长,比自己辈分高的都要毕恭毕敬。然后卑以自牧。

来分享下我的观点。抓住问题本质,各抒己见。首先双方要说明为何这样教育的理由。比如针对孩子吃饭,父母提倡锻炼自主吃饭,而长辈则追着喂饭。作为父母,我们肯定希望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点我们可以换种方式表达出来。“追着喂饭,会影响宝宝的消化能力。

教育方式不同在幼儿园里,幼儿接受教育的方式主要以游戏为主,教育氛围比较轻松、自由;教育在时间上更加灵活;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幼儿可以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注重培养幼儿的快乐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