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数学最常见的几大误区,家长知道吗?

时间:2025-02-06

误区五:认为数学教育效果不明显。实际上,数学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购物、打电话等,将数学教育融入生活,从而取得显著效果。误区六:认为数学教育与其它学科成绩无关。实际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孩子各学科的学习都有积极影响,忽视数学教育可能会影响到孩子整体的学习成绩。

误区一:入学前不需要进行数学教育,以后可由学校老师教。研究发现:1岁左右是婴儿掌握初级数概念的关键期;2岁左右是婴儿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错过关键期的培养,也就失去了对数学兴趣的培养,孩子入学后学得吃力,甚至厌学或弃学。

学前数学教育其实有很多误区。首先孩子很小,就开始面对学习的压力,面对各种测试、考试等,造成孩子从小面对考试,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其次学前教育,催生了各种培训班,有许多家长不论孩子的特长,一味地参加培训,增强增多各种技能,让孩子小小年龄,平时负担过重。

熟悉数字:认识数字,从0到100甚至更多;学会将数字和真实的生活场景结合起来。数学是一门能解决生活问题的学科,家长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在生活中明白数学的问题。数字认知不建议太早进行(建议1岁半以后),而且不建议生硬的教读指认,要通过儿歌、图片等形式进行简单引导,便于孩子们理解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