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高考改革方案的核心内容如下:
"3+1+2"模式全面推广
八个省份(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自2025年3月启动实施,全国31省同步推行新高考改革,标志着我国高考制度进入新阶段。
科目构成
基础学科 :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满分450分);
首选科目 :物理或历史(每科100分);
再选科目 :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2门(每门100分)。
总分计算 :基础学科3门+首选科目1门+再选科目2门=750分;
等级分转换 :再选科目采用区间换分法,根据考生排名和选考人数比例转换为等级分。
取消文理分科
全国统一高考科目不再区分文理科,考生可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自由组合学科。
录取批次调整
取消一、二、三本院校划分,分为提前本科、本科、专科三个批次,志愿填报更加灵活。
综合素质评价
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5方面,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占比约30%。
禁止公立学校招收复读生
2025年起全国范围内禁止公立学校招收复读生,复读生需选择私立高中或专业机构备考。
赋分制与院校专业组模式
部分省份(如上海、北京)实行"3+3"模式,采用固定换分法;
其他省份(如山西、河南)采用"3+1+2"模式的区间换分法;
院校专业组模式允许考生先选院校后选专业组(如上海)。
核心素养导向 :语文增加长篇文章分析、数学强化应用题,英语读后续写新增批判性思维指标;
情境化命题 :数学、语文等科目试题更多结合真实场景,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以上改革旨在促进教育公平、个性化发展,并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考生需关注本省具体实施细则,合理规划志愿与备考策略。
2025年高考将进行重大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取消文理分科,实行“3+1+2”模式。具体来说,“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可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由考生根据兴趣和专业需求自主选择,扩大了学生的选择面。
此外,2025年高考还有以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