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高考将迎来一系列重大改革,主要涉及考试模式、录取机制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具体变化如下:
“3+1+2”选考模式全面实施
考生需选择3门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1门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2门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2门)。此模式扩大了选科自由度,但增加了考生选择压力。
特殊类型招生规范管理
艺术类招生、高水平运动队、保送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将严格规范,禁止降低报考条件或放宽资格审核标准。艺术类可能推进考评分离,高水平运动队需统一实施全国统考。
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录取考量
高校录取将综合考虑学业成绩、社会实践、创新能力、道德品质等多维度,不再以单一考试成绩为依据。
本科批次合并
本科一批与二批将合并为本科批次,院校竞争加剧,录取门槛可能提高。
中医学类专业选科放宽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宣布中医学类专业不再要求必须选考化学、生物,文科生可报考,打破传统理科主导格局。
考试内容与题型改革
语文阅读题将强化深度理解与批判性思维;数学增加应用型题目;英语听力、口语与书面表达融合度提升。
全国统一命题机制进一步完善,试卷保密性加强。
加分政策收紧
体育特长、奥赛等传统加分项目全面收紧,仅保留少数民族、烈士子女等极少数加分资格。
志愿填报与学业水平考试
实施基于统一高考与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的综合招生模式,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与选择性两类,分别用于毕业认定和招生录取。
促进教育公平 :中医学类专业选科限制的取消,为文科生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培养综合素质人才 :综合素质评价的引入,引导考生关注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适应社会需求 :理工类专业竞争加剧,促使高校优化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
以上改革旨在打破传统文理分科壁垒,建立更加科学、多元的高中教育评价体系,但也需要考生和家长理性应对新挑战。
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一般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2025年新高考政策的核心是采用“3+1+2”模式,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考试科目:
成绩构成:
考试时间:
投档录取方式:
其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