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分类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全国29个省份将统一推行“3+1+2”新高考模式,标志着文理分科的终结。以下是最新政策的核心内容:
“3+1+2”模式全面实施
考生需选择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共450分);从物理、历史中选1门首选科目(满分100分);再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2门再选科目。
数学不再分文理科
在新高考模式下,数学作为统考科目,不再区分文理科,所有考生统一使用全国卷。
考试时间延长
高考总时长从两天延长至三天,新增的第三天用于考试。
合并本科批次
全国取消本科一批和二批的区分,统称“本科批”,特殊类院校专业将参考单独的特控线。
等级赋分制
选考科目(物理/历史、化学/生物等)采用等级赋分制,根据考生排名比例划分A、B、C、D、E五个等级,对应不同分数区间。
语文、数学、外语采用原始分计入总成绩,选考科目分数按等级换算后计入。
志愿填报与投档方式
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或“1个专业+1个学校”为志愿进行平行志愿投档。
部分省份(如河南、山西)设置48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其他省份设置45个。
取消复读生政策
公立学校将不再招收高考复读生,考生需选择私立高中或复读机构。
特殊类型招生改革
艺术类招生推行考评分离,舞蹈类、戏曲类等专业可适当降低文化课分数线。
高水平运动队需通过全国统考,保送生范围扩大至学科竞赛获奖者、公安英烈子女等。
教育公平性提升 :通过等级赋分制和科目组合优化,减少因文理科划分带来的分数天花板效应。
学生选科自主性增强 :考生可根据兴趣和优势选择科目组合,实现个性化发展。
高校录取机制优化 :高校可结合专业特点制定招生计划,实现精准录取。
以上政策将于2025年全面实施,新疆、西藏仍保留传统高考模式。考生需关注本省具体实施细则,合理规划志愿填报策略。
2025年新高考政策的核心变化是取消文理分科,全面实施“3+1+2”模式。具体来说,“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即在物理和历史中选1门;“2”为再选科目,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中选2门。这种模式扩大了学生的选择面,体现了以人为本、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