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2025年高考改革最新消息如下:
"3+1+2"科目设置
语文、数学、外语为统考科目("3");考生需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1");再从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中选2门("2")。此模式自2025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覆盖全国29个省。
外语科目多样化
除英语外,新增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5个小语种供选择,满足学生语言学习需求。
取消传统批次划分
录取批次调整为提前本科、普通本科、专科三个层级,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志愿填报层级限制。
专项计划倾斜
加大对中西部、农村及脱贫地区考生支持,通过"国家协作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等渠道提供更多优质高校入学机会。
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录取参考
录取时除高考成绩外,高校将综合考量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及社会实践等多维度表现。
适应性演练安排
2025年1月3日至5日,渭南市华阴市等县市区组织了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考生可通过模拟考试熟悉流程。
专业选考要求
部分高校对选考科目有具体要求,考生需结合自身兴趣和报考专业规划科目组合。
政策咨询渠道
建议考生关注渭南市教育局官网或招生院校官网,获取最新招生计划和录取信息。
以上信息综合自陕西省教育考试院及渭南市教育局官方发布内容,确保权威性和时效性。
以下是2025年渭南教育高考改革的最新政策:
高考综合评价体系:评价结果将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考试科目包括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由省级统一组织实施。时间安排:合格性考试应安排在学期末,高一年级学生参加合格性考试的科目原则上不超过4科。
全国统一高考改革:考试科目:改革后的高考将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进行录取。高考成绩构成:选择考成绩将计入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总成绩。招生录取方式:高校将按选考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本、专科来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进行投档录取。考生志愿由学校+专业(组)组成,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统一录取模式。
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改革:改革内容包括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和职业教育春季高考。
新课程实施:确保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建议相关学校和考生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做好充分准备,以适应新的高考招生制度。
渭南市2025年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和投档录取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2025年起,渭南市高考由传统文理分科模式改为“3+1+2”模式。具体来说,“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即物理、历史中的1门;“2”为再选科目,即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的2门。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兴趣自主选择考试科目,扩大了学生的选择面。
考生高考文化课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考科目成绩组成,满分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直接以卷面原始分数计入高考文化课总成绩;首选科目(历史、物理2选1)也直接以卷面原始分数计入总成绩;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选2)实行等级赋分,以转换后的分数计入总成绩。
考生电子档案由投档到院校改为投档到院校专业组。如果考生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只能在同一个院校专业组内进行调剂,不能调剂到其他院校专业组。
从2025年开始,普通高校考试招生采取“两依据、一参考”模式,其中“一参考”就是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综合素质评价涵盖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这一政策的变化意味着高校在选拔人才时,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